多年英语培训经验,教授科目全面、多样。尤其擅长基础出国英语,实用口语教学,各类实用写作。对各个科目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教学方式。课堂气氛融洽轻松深受学生喜爱。相信教师是一个伟大的职业,可以改变并影响着很多人。 中华 人 民共和国国 家标准U D C 621.643卡套式管接头技术条件G B 3 76 5一 83S pecificati on for bite ty pe tube fittings本标准适用于GB 31 33.1一 3764- 83规定 的各种卡套式管接头及其有关零件。技术要求零件的材料按表 1规定。零 件 名 称材料抗拉强度6b (kgf/mmz)推 荐牌号标, 佳号接头体夕 52N 20 、 一 15Y 12351C r 18 Ni9 T iY B 191- 75G B 399- 65G B 1220- 75Y 20 Y 15 Y 12352 C r 13Y B 191- 75G B 699- 65G B 1220- 75螺母卡套 34101C r 17 Ni2G B 699- 65G B 1220- 75锥尖 角密 封 垫圈铰接六 角 螺栓体环 6145G B 699-65 1.1.1 一般腐蚀性介质的管路系 统用表1中 所推荐 的不锈钢 材料。 1.1.2 除表1所规定的材料外,可根据要求选用其它材料,订货时由供需双方议定 。 1.1.3 卡套需经表面热处理,其表面硬度范围为HV 550 - 800,硬层深度为0.03一0.05 mm,芯部硬度范围为HV220一3000 1.1.4 锥体环、尖角密封垫圈、铰接六角螺栓热处理硬 度为HR C 30一 35. 1.2 零件表面一般进行氧化处理 (发 黑或发兰) ,若需其它表面处理,由 供需双方议 定。 1.3 零件上的螺纹: 1.3.1 普通螺纹基本尺寸按G B 196- 81《 普通螺纹 基本尺寸》规定,公 差按GB 工 97- 81((普通螺纹 公差与配合》规定 ,内螺纹为6H, 外螺纹为6g (无镀层) 或6f(有镀层) 。 米制锥 螺纹基本尺寸及公差按GB 1 415- 78《 米制锥螺纹》 的规定。 1.3.2 螺 i t 收星、启a p . 很刀槽、倒角R 寸枯GR 3- 79 《 螺扮收尾、肩距、很刀槽、倒角物 定。.3外 螺 纹 侧 面 的 表 面 粗 糙 度 为 Itll , 内 螺 纹 侧 面 的 表 面 粗 糙 度 为 6 V1.3.4 管接头体上压紧螺母 端螺纹如系辗制, 退刀槽允许改为螺纹收尾 , 但其长度 不得大于2倍勇 默 巨 。1.4 零件不允许有裂缝、气孔、 砂眼,表 面不 应有影响使用的凹痕、毛刺、 飞边、刮 伤等缺陷。1.5 接头体、螺母的顶圆直 径dw, 顶圆 与侧面交接处的 倒角按图1规定。国家标准局1983一 0 一 17发布1984一 04一 O1实施 G B 3 7 6 5 一3、0.055 图 l 1.6 零件六角头部的形状和 位置公差按GB 31 03.1- 82 《 紧固 件公 差 螺栓、螺 钉和螺母》的规定。 1.7 端管接头体旋人 端的支承面 (密封面) 对旋人螺纹轴线m m ,对接管接头体 压紧螺纹端面 对螺 纹轴 线轴线轴线 对d U线;隔壁 直角接头体的d6轴线轴 线轴 线; 锥 体 环 的 d3 , d 4 轴线 对 d, 轴 线 ; 铰 接 六 角 螺栓 的D3 轴 线 对d g 线锥 面轴线对姚 轴线,尖角密封垫圈的马轴线 铰接接 头体A面对内轴线 的垂直度公 差为。 .10m m, 1.10 铰 接六角螺栓的尖角环对d轴线 mm, 尖角密封垫圈 的尺寸B应等高, 其差值不大于0.05 mm; 铰接六角螺栓 的D3 所在平 面对d轴线,尖角 密封垫 圈的D3所在平面对d轴线 零件的扳手S尺寸极限偏差。 1. 11.1 经机械加工的S 尺寸 极限 偏差按表2规定。 表 2 A面对C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.05 m m.mmS1:极限偏差 0一0. 27 0一 0. 33一 }.6 2一 吕 .7 ;11.2铸造及模锻件S尺寸极限偏差按表3规定。 G a 3 1 6 5 一 8 3表 3s14650极限偏差一 吕 .3 6一 吕 .4 3一 } 8 、一 {.。 。1.12 零件未注公 差尺寸 的极限 偏差和未注形状与 位置公差。1.12.1 零件上金属切削部位未 注公 差尺寸 的极限 偏差按GB 1804- 79《 公差与配合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 偏差》161 4或js14级 规定。1.12.2 零件的未注形状和 位置公 差按GB 1184- 80《 形状 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的规定 》1.13 接头体铸造及模锻凸台尺寸按图 2及表 4的规定。R :及R2尺寸由工艺决定。C 级规定。A -A图表公称压力 ( 巴)管 子 外 径 DoB E( 160 G(8 G B 3 7 65 一 8 3B一2 0一2 2一2 6一2 8一洲-3 8一4 0一村公称压力( 巴) 续表 4管子外 径 D a2 0一2 2-器一2 8-咒一料一4 0-妇 E( 160) G( 250 )1 2-1 4-1 6-1 8一2 1一2 2-2 6-2 8一舱切一1 2一1 4-1 6一1 8一即一2 2一2 5一羽(4 {。 〕1.14 零件的外圆, 内孔倒角及倒圆尺寸按1B 5- 59q零件倒角与 倒圆半 径》的规定。1.15 零件根据 公称压力 不同按如 下规定打出 标记。 公称压力160巴 标记 符号E 公称压力 250巴 标记符号G 公称压力巴标记符号J在其符号 后面应标记出 管子 外径尺寸 ,例:直通接头体标记打在S面上。直角、三通、四通接头体标记打在S面上。铰接接头体标记 打在四方面上。卡套; 尖角密封垫圈,锥体环标记打在外圆面上,铰接六角螺栓标记打在端面上。t i本标准所有部 件中外形尺寸均为卡套未 与管子装配的 外形尺寸 。公称压力160巴,管子 外径为14 mm标记为E 14. G B 3 7 6 5 一 a s检验规则1 卡 套式管接头出检验 项目1.1 外观检验1.1.1 零件表面应光洁不允许有 气孔、 砂眼、裂纹、毛 刺、卷 边、 划伤、锈 蚀、 螺纹断扣等机械伤2 .2 .2 .2 .2 .2 .1.1.2 不进行机械加工的零 件表 面上允许有不超出其尺寸公差一半 的凹陷和压痕。1.1.3 机械加工零件的不加工表面允许存在原材料技术条件中允许的缺陷。1.2 主要尺 寸检验1.2.1 零件上的螺纹应符合本标准1.3的规定。1.2.2 零件上有尺寸公差和形状与位置公差要求的尺 寸应符合零件标准及本标准 的相应规定。1.3 卡 套的工作性能检验1.3.1 卡套的金相检验1.3.1.1 卡套经 热处理后的机械性能应符合本标准1.1.3款的规定。1.3.1.2 应对 抛光、腐蚀后的卡套金相试片进行硬层深度、 表 面硬度 和芯部硬度的金 相检 验。 试片应在垂直于卡套轴线的截面选取, 该截面距卡套前端1.1一 1.6mm , 各测点应 取在内, 外硬层的与 小深度线 测定硬化 层深度采用金相显微镜, 取各测量点读 数的平均值。 至少要取5个不同点测量 ,外硬化层至少要各取 2 一3个测量点。4 测定表面硬度采用维氏或显微硬度计,荷重为100B,5 测 定芯部硬度采 用维氏或 显微硬度计, 2 . 1 .3 . 1重200 g . 2. 1.3 .2卡套的切人检验为检查卡套的刃口是否能切入被 连接的无缝钢管, 而且不发生刃口 的局部崩裂, 应做切3) 。检验的卡套应符合本标准1.1.3款的规定,检 验用的无缝钢管应符合Y B 231- 70( 1 0或20号) 及GB 2270- 80 《 不锈钢无缝钢管》 ( 1C rl8Ni9T i )。2 .2 .2 . 损,﹄,, 2 . 1. 3 .其中内、 2 . 1 3 .个测定点,至少要取6个不同点测定。内外硬 层至少各取2 2. 1.3 .2人检验 ( 见图《 无缝钢管》至少测3个点,要 求芯部硬度HV 220 -- 300,荷图 3 2.1.3.2.2 预 装切人后,剖面检验,卡套的刃口不得变钝,管子被切的刃痕要规整。 卡 套尾 部沿 径向 收 缩应抱住被连接的管子,允许卡套在管子上稍转动,但不得松脱。 2.1.3.2.3 预装后的卡套外圆, 不得因中 部拱形凸起过大,而被接 头体内锥孑 喘 面卡出痕迹,卡 套的 刃口部外圆也不应 损伤接头体内锥面。::;以 确定接收或拒收。检查 项目主 要是尺寸 和卡套工作性能等 技术要求。 本规则所列检查项目 以外的 技术要 求,由制造 控制,或者由订货 单位与制造双方商议检查办法。 2.2.2 制 造的 内检 查可由质量检查部门按相应产 品技术要求对 所需要检 验的产品根 据本规则卡 套式管接头的抽 样检 验方法 订 货 单 位 可 根 据 本 规 则 对 制 造 交 付 的 产 品进 行抽 样检 查, 判 定 所 交 刊 的该 批 产 品 是 否 合 格 , G B 3 7 5 5 一 台3的抽样办法进行验收,对合格的产品批填发产品合 格证。 2.2.3 制造者有权采用其它办法进行内检查 ,但必须保证产 品符合 规定的技术要求。 2.2.4 抽样方案 本规则采用计数抽样方案,包 括一次抽样和二次抽 样两种方式 。 2.2.4.1 抽样方案表 各检查项目 的批量范围和相对应的抽 样方案见表5. 表 5抽样验收方案表检查 项目验收水平 〔 以不合格品率计)批量 范 ( 件)围抽检方案样 本大小 A, Re ,判 定 数A, R,0 33 4{ ;外观及主要尺寸2. 50 N 100020 20 1000 一300032, 32二 3000 一1000050 ,50: ) 1000080 . 80; 8 1 0卡套工作性能1. 50 0每沪次 5(一次抽样)0 1 n, 一 第 一 次 抽 检 个 数 。 : 第二次抽检个数 乓, 合 格判定数 Re一 第 一 不 合 格判 定 数 鸿 :一 第 二 合 格判 定 数 R 一 第 二 不 合 格判 定 数 2.2.4.2 一次抽 样方案的检验工作程序 从批中 随机抽 取一 个样本(n) ,根 据对样本 的检查结果来判断该批是否合 格。若样本中不合格品件数(的小于或等于 所规定 的合 格判定 数(d A) , 则此批产品为合 格批,可以接收; 若样本中不合格品件数大于或等于不合格判定数 ( d Re ) ,则该批为不合格批,判为拒收。 2.2.4.3 二次抽样方案的检验工作程序 先从批中 随机抽 取个样本 (单位产品数量。 ,) 。根据对第 一个 样本的检查结 果判 断该 批是否合 格, 或 再 作 第二 次 检 查 。 若 样本 中 的 不合 格 品 件数(d,) 小 于 或 等 于 第 一 合 格判 定 数(d1 该 批为 合 格 批, 可 以 接 收 。若 不合 格品 件 数 大 于 或等 于 第 一 不合 格 判 定 数(d, 不 合 格 批, 判 为 拒收 。 若 其 中 不 合 格品 件 数介 于 合 格 判 定 数 与 不合 格 判 定 数 之 间(4 不d, 需作 第二 次检查, 即从同 一批中抽 取第二个样本 (。 2,本规则规定。 : 二 n,) 。根据对第二个样本检查结果再加上 个样本 的结果, 来判 断该批是否合 格。若两个样本中 所包含不合格件数之和(d1+d 2)小 于 或等 于 第 二合 格判 定 数 (d,十 d 2 Ae ,) , 则 该 批 为 合 格 批 , 可 以 接 收 ; 若 不 合 格件 数 之和大 于或 等 于 第 二 不合 格判 定 数(d, + d 2 Re ,) , 则 该 批 为 不 合 格 批 , 判 为 拒收 。 2.2.5 使用说明 2.2.5.1 各项技术指标中有一项不合 格,该批即为 不合 格。 2.2.5.2 在检查过 程中已出现某 项指标不合 格,就不必再进 行以 后的检查 项目 。 几,), 则 Re ,) , 则 该 批 产 品 为 凡1 ), 则 G B 3 16 5一 9 3 2.2.5.3 各检查 项目 的先后次序可由供需 双方协商,本规则不作规定。但应注意必须在前一项检查 合 格的基础上再进行下一个项目 的检查。 2.2.5.4 订货者对在检查过程发现的不合 格品有权 拒收, 不论该产 品是否是样本 的一部分, 也不论该 批 是否判为接收。3 包装与标记 3.1 成品应消 除污 垢及金属屑。 无金 属镀层 的零件表面应涂有防锈剂, 以防止在运 输保管过程中受到腐蚀 在正 常的运输和 保管 条件 下,自出日 起应保证 半年不生锈 。 3.2 部 件或零件出应 包装。 包装类 型可根据制造 的具 体条件进行 内外包装。 但在正 常保管和运输中 不 得因 包装不当而 损坏或 遗失零件。 3.3 包装外表应附有印记或标签,其内容如下: a. 制造名称; b.部件或零件名称; c.部件或零件的规定标志, d. 部件或零 件数量, e.制造日期或生产批号。 3.4 产品合格is 勺 内容: 二制造名称; b部件或零件名称, c. 制造日 期或生产批号; d.技术检查部门签章。 G B3 7 6 5 一 g ? 附 录 A卡套式管接头装配及使用说明 ( 参考件)A .1 卡 套式管接头装配方法 卡套 式管接头的性能好坏 除了与零 件的材 料、制造精度、 热处 理等有关 外, 与装配 质量的关系七很重要, 因此本标准规定按如下方法进行 装配。 A .1.1 按 需要长度在专用 机床上 切断管子,也可以手工锯 切,切面与管子中 心线垂直度 不得大I管子夕 限公差之半。 A .1.2 除去管 端的内、 外圆毛 刺,金 属屑 及污垢 。 人.1.3 除去管接头各零 件的防锈油及 污垢 。 A .1.4 在卡套刃口、螺纹 及各接触部 位涂少量 的润 滑油 。按顺序将螺母、卡 套套在管子上,然尼将管子插人 接头体内锥 孔底部、放正卡套。在旋紧螺母 的同 时转动管子直至不动为止,再旋紧螺F t1 一11 3圈。 A .1.5 装配时椒可采用和械9 装,但应符合上述规宁。A .2A .2卡 套式管接头的使用 说明.1 接头体与机体端连接处需加密封垫圈, 垫圈形式可由使用条 件决定, 推荐按J B 982- 77((红合 密封垫圈》和J B 1 002- 77《 密封垫圈》的规定选取密封垫圈。 A .2.2 装配 时应采用 碳钢或不锈钢无缝钢管,钢管表面应为退火状态。 A .2.3 几种 特殊型式卡套式管接头的使用 A .2.3.1 卡套式对接管接头: 当 管路 很短、 装拆 不方便时, 可采用卡套式对接管接头 (见图A 1),图 A 1 A .2.3.2 卡套式隔壁 管接头: 当管 路过多、成排布置,或者管 路系 统隔壁 内外连接时,可采用卡套式隔壁管 接头 (见图A2, A3) 。 A .2.3.3 卡套 式组合 管接头: 当 卡套式端直角、端三通管接头旋紧 不能满足方向要求 时 , 可采用卡套式组合管接头 (见图A O 。 G B 3 7 65 一 8 3图 A2 容器内外连接图 A 3管子支承架连接 G B 37 8 5一 :3;: 图A 4 A .2.3.4 卡套式端直通长管接头: 当两 个螺 纹孔距离较近,安装受到限制 时,采 用卡 套式端直 通长管接头,与端直通管接头交错安装。附加说明:本 标准由中华人民共 和国机械工业部 提出 ,由机械工 业部 标准化研究 所归口。本 标准由 机械工业部 标准化研究所负责 起草 ,由沈阳 重型机 器、重庆重型汽车 研究所、大 连组合机床研究 所、浙江省海盐 县管件、市机电 一局私 滋情报所、航天部七0 八所等参 加起草 。 本标准主 要起草人胡鲁 生、刘 德全、程振世、王慕 秦。 自 本标准实施之日 起, 原部 标准J B 1989- 77《 卡套管 接头技术条件》作 废。 以上信息由镇江铭鼎电仪设备有限公司整理编辑,了解更多卡套接头信息请访问http://www.zj-md.com.cn |